耐火材料耐火指標和荷重軟化指標的不同。
眾所周知,物件在常溫下耐壓強度高些,但在高溫下承受載荷后,就會容易變形,顯著降低了耐壓強度,耐火制品同樣具有這一特性,在高溫下承受載荷,發生變形。
我們所說的荷重軟化溫度指的是,耐火制品在高溫下,承受恒定壓載荷的條件下,產生一定變形的溫度。高于這個溫度時,耐火制品會發生變形,所承受的載荷也會很快下降。
它表示耐火制品對高溫和荷重同時作用的抵抗能力,是一個綜合性指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制品在其使用條件相仿情況下的結構強度,也表示在此溫度時,制品出現了明顯的塑性變形,是使用性能的一項重要質量指標,耐火制品可以按照行業標準所規定的方法,對各種耐火材料的荷重軟化溫度進行測定。由于此溫度的特殊性,荷重軟化溫度是衡量耐火制品高溫結構強度的指標,耐火制品在使用過程中必須掌控好。耐火制品實際能夠承受的溫度要略高于荷重軟化溫度,主要是兩個方面原因,一是在實際使用中,耐火制品承受的載荷一般都比測定時壓的載荷要低;二是砌筑在冶金爐內的耐火磚只是單面受熱。
耐火度是指材料在高溫作用下達到特定軟化程度的溫度,表征材料抵抗高溫作用的性能。耐火度所表示的意義與熔點不同。熔點是結晶體的液相與固相處于平衡時的溫度。耐火度是多相體達到某一特定軟化程度的溫度。對絕大多數普通耐火材料而言,都是多相非均質材料,無一定熔點,其開始出現液相到完全熔化是一個漸變過程,在高溫下相當寬的范圍內,固液相并存。故欲表征這種材料在高溫下的軟化和熔融的特征,只能以耐火度來度量。
耐火度是判定能否作為耐火材料的依據。國際標準化組織耐火材料技術委員會(ISO/TC33) 1986年公布,耐火度達到1500℃以上的無機非金屬材料或制品即為耐火材料。耐火度不是耐火材料的熔點,因為耐火材料是各種礦物組成的多相固體混合物,不是單相的純物質,它主要是表征材料在無荷重和高溫作用下熔融和軟化的程度,是耐火材料的重要質量指標之一,不能把耐火度作為耐火材料的使用溫度,耐火材料達到耐火度時,已有70%~80%的液相生成,其粘度為10~15Pa·s,不再有機械強度和耐侵蝕性。提高耐火原料的純度,可提高耐火材料的耐火度.
耐火度是評定耐火材料的一項重要技術指標。但是,不能作為制品使用溫度的上限。對由單相多晶體構成的耐火材料,其耐火度一般低于晶體的熔點。但是,有些耐火材料,如當形成的液相粘度很高時,其耐火度也可高于熔點。耐火度是指耐火材料在無荷重時抵抗高溫作用而不熔融和軟化的性能。耐火度是判定材料能否作為耐火材料使用的依據。而荷重軟化溫度是指材料在承受恒定壓負荷并以一定升溫速度加熱條件下產生變形的溫度。它表示了耐火材料同時抵抗高溫和荷重兩方面作用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制品在其使用條件相仿情況下的結構溫度。